焚林而猎
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〔两汉〕
故先王之法,畋不掩群,不取麛夭。不涸泽而渔,不焚林而猎。豺未祭兽,罝罦不得布于野;獭未祭鱼,网罟不得入于水;鹰隼未挚,罗网不得张于溪谷;草木未落,斤斧不得入山林;昆虫未蛰,不得以火烧田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所以先王定下的法则是:打猎时不把成群的野兽全部围捕干净,不捕捉幼兽。不可抽干池水捕鱼,不可烧毁山林捕猎。豺狼未完成秋季捕食(象征入冬前),不得在野外设置捕兽网;水獭未完成春季捕鱼(象征繁殖期结束),不得在水中撒网;鹰隼未完成捕食(幼鸟未长成前),不得在山谷架设捕鸟网;草木未凋零前,禁止进山砍伐;昆虫未冬眠前,禁止放火烧荒开垦农田。
注释
畋:打猎。
麛夭:幼鹿和幼麋,泛指幼兽。
涸泽:将湖泊的水排干。
罝罦:泛指捕鸟兽的。
网罟:捕鱼及捕鸟兽的工具。
蛰:动物冬眠,藏起来不吃不动。
简析
此文体现了古代朴素的生态保护理念,强调遵循自然规律、禁止过度索取,确保资源永续利用。作者主张“因循自然”,反对人为过度干预,体现“无为而治”的治理智慧;并将生态保护与伦理秩序结合,倡导“取物以时”的礼制精神,暗含“天人合一”的哲学观。
天地
刘彻〔两汉〕
天地并况,惟予有慕,爰熙紫坛,思求厥路。
恭承禋祀,缊豫为纷,黼绣周张,承神至尊。
千童罗舞成八溢,合好效欢虞泰一。
九歌毕奏斐然殊,鸣琴竽瑟会轩朱。
璆磬金鼓,灵其有喜,百官济济,各敬厥事。
盛牲实俎进闻膏,神奄留,临须摇。
长丽前掞光耀明,寒暑不忒况皇章。
展诗应律鋗玉鸣,函宫吐角激徵清。
发梁扬羽申以商,造兹新音永久长。
声气远条凤鸟翔,神夕奄虞盖孔享。
座右铭
崔瑗〔两汉〕
无道人之短,无说己之长。(无 一作:毋)
施人慎勿念,受施慎勿忘。
世誉不足慕,唯仁为纪纲。
隐心而后动,谤议庸何伤?
无使名过实,守愚圣所臧。
在涅贵不淄,暧暧内含光。
柔弱生之徒,老氏诫刚强。
硁硁鄙夫介,悠悠故难量。
慎言节饮食,知足胜不祥。
行之苟有恒,久久自芬芳。
帝喾的神话
司马迁〔两汉〕
高辛生而神灵,自言其名。普施利物,不于其身。聪以知远,明以察微。顺天之义,知民之急。仁而威,惠而信,修身而天下服。取地之财而节用之,抚教万民而利诲之,历日月而迎送之,明鬼神而敬事之。其色郁郁,其德嶷嶷。其动也时,其服也士。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,日月所照,风雨所至,莫不从服。《史记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