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绍夔捉怪
王谠〔宋代〕
洛阳有僧,房中有罄,日夜辄自鸣。僧以为怪,惧而成疾。求术士百方禁之,终不能已。绍夔与僧善,来问疾,僧俱以告。俄,击斋钟,罄复作声。绍夔笑曰:“明日可设盛馔,当为除之。”僧虽不信绍夔言,然冀其有效,乃具馔以待之。夔食讫,出怀中锉,锉罄数处,其响遂绝。僧苦问其所以,绍夔云:“此磬与钟律合,击彼此应。”僧大喜,其疾亦愈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洛阳有个和尚,他的屋里有个罄钟,每天时常自动的发出声音。和尚认为有妖怪,他因为害怕而生病。(和尚)寻求有法术的人使用各种方法来禁止罄鸣响,最终也不能使它停止。曹绍夔与和尚是好友,来看望他的病况,和尚把情况全部告诉(绍夔)。不久,斋钟响了,罄也跟着自鸣。曹绍夔笑着对和尚说:“明天安排饭食,一定给你除去这怪事。”和尚虽然不相信他,但仍希望他的方法有效,便准备了丰盛的饭菜来款待他。曹公吃完之后,从袖中抽出一把锉刀,在罄钟上几个地方锉了几下,罄钟的声音就不再响了。和尚一再问其中原因,曹绍夔说:“这个罄钟和前殿斋钟振动的频率相同,敲击斋钟这个罄钟就相应响了起来。”和尚很高兴,他
简析
此文通过僧人因房内罄自鸣而疑惧致病、绍夔以科学方法巧妙除怪之事,揭示了自然现象背后存在客观规律,破除迷信需以理性探究为核心。全文叙事简练紧凑,寓理于事,通过日常生活现象阐释科学规律,既暗含“实践出真知”的认知方法,又讽术士“百方禁之”的虚妄愚行,体现了古代笔记小说中蕴藏的科学启蒙意识。
昼夜乐·洞房记得初相遇
柳永〔宋代〕
洞房记得初相遇。便只合、长相聚。何期小会幽欢,变作离情别绪。况值阑珊春色暮,对满目、乱花狂絮。直恐好风光,尽随伊归去。
一场寂寞凭谁诉。算前言、总轻负。早知恁地难拚,悔不当时留住。其奈风流端正外,更别有,系人心处。一日不思量,也攒眉千度。
蝶恋花·送春
朱淑真〔宋代〕
楼外垂杨千万缕。欲系青春,少住春还去。犹自风前飘柳絮。随春且看归何处。
绿满山川闻杜宇。便做无情,莫也愁人苦。把酒送春春不语。黄昏却下潇潇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