村雪夜坐
白居易〔唐代〕
南窗背灯坐,风霰暗纷纷。
寂寞深村夜,残雁雪中闻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面对南窗,背着灯光独坐,窗外风吹得小雪珠纷纷扬扬。
在这寂寞的野村深夜,一只残雁在雪中翻飞,孤单凄凉。
注释
霰:小雪珠,俗称米雪。
深村夜:犹言村夜深。犹言残雁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陈铁民译注.文白对照 传世藏书 文库 第34卷:三秦出版社,1999.10:第131页
2、
范凤驰著.新选唐诗精华:中国文联出版社,2000.01:第280页
赏析
在白居易的诗作中,这是很特别的一首。
白居易诗的特点是浅显易懂,而此诗却十分朦胧。诗人用20个字写下了一幅村夜雪景:在风雪凄迷的深夜,诗人独坐窗前,屋内灯影昏昏,窗外暗雪纷纷,风雪中传来了残雁的叫声……无情之景,当是死景,而此诗即使用现代白话翻译,也仍然诗味盎然,它让人觉得一股凄冷之情寒彻周身。诗人写景,意在写情,此诗可谓情景交融。据考证,此诗是诗人41岁时所作,与讽谕诗中的《村居苦寒》作于同一时期,其时诗人正在老家为母亲居丧,因而可想而知诗人当时的心 情是何其落寞凄凉!
《村雪夜坐》一诗是白居易的一首五言绝句,现在人们都把它作为一首“咏雪”的
简析
《村雪夜坐》是一首五言绝句。诗的前两句说诗人独自坐在南窗旁,背对着灯光,外面风雪交加,造出一种孤寂、冷清的氛围;后两句进一步强化了孤寂的氛围,诗人身处深村之中,夜晚的寂静与孤独感更加强烈。全诗诗境朦胧,通过对风雪、深村、残雁等元素的描绘,生动地传达出诗人内心的落寞凄凉,具有打动人心的艺术力量。
白居易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《卖炭翁》《琵琶行》等。 2989篇诗文 1874条名句
草书歌行
李白〔唐代〕
少年上人号怀素,草书天下称独步。
墨池飞出北溟鱼,笔锋杀尽中山兔。
八月九月天气凉,酒徒词客满高堂。
笺麻素绢排数箱,宣州石砚墨色光。
吾师醉后倚绳床,须臾扫尽数千张。
飘风骤雨惊飒飒,落花飞雪何茫茫!
起来向壁不停手,一行数字大如斗。
怳怳如闻神鬼惊,时时只见龙蛇走。
左盘右蹙如惊电,状同楚汉相攻战。
湖南七郡凡几家,家家屏障书题遍。
王逸少,张伯英,古来几许浪得名。
张颠老死不足数,我师此义不师古。
古来万事贵天生,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。
闺怨
王昌龄〔唐代〕
闺中少妇不知愁,春日凝妆上翠楼。(不知 一作:不曾)
忽见陌头杨柳色,悔教夫婿觅封侯。
云
来鹄〔唐代〕
千形万象竟还空,映水藏山片复重。
无限旱苗枯欲尽,悠悠闲处作奇峰。